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序

新序

十卷。汉刘向(前77-前6)撰。刘向字子政,原名更生,高祖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年轻时通经自用,长于属文,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因反对宦官弘恭、万里,被捕下狱。成帝时,更名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著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分类目录。另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论》等书(详见《汉书·楚元王传》。)《新序》成于阳朔元年(前24年),原书三十篇。是书历年多谓出自刘向,考《汉书·艺文志》载刘向序六十七篇,并注云“《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楚元王传》亦云:“向采传记行事,著《新序》五十篇,奏之。”《晋书·陆喜传》云:“少有声名,好学有才思,尝为《自叙》,其略曰:‘刘向省《新语》而作《新序》,桓谭咏《新序》而作《新论》。’”《汉书》、《晋书》皆著刘向为《新序》。唯司马贞《史记·商君列传索隐》则云:“《新序》是刘歆所撰。”按刘歆为刘向子,司马贞所说,不知何据?考《新序·杂事第四》有“臣向愚以《鸿范传》推之”,“向”字足证。又宋本《说苑·叙录》云:“所校中书说《杂事》,及臣向书民间书诬,校雠其事类众多,章句相溷,或上下谬乱,难分次序,除去与《新序》复重者,其余者浅薄不中义理,向集以为百家后,今以类相从,一一条别篇目,更以造新事十万言以上,号曰《说苑》”。据此可断《新序》实出于刘向,司马贞之说非也。今本《新序》分十卷。惟《隋志》载《新序》三十卷,《录》一卷;《唐书·艺文志》同。曾巩较书序则云:“今可见者十篇”。可知今本《新序》,盖为宋时之遗本。综其内容:卷一,杂事第一,计十九则;卷二,杂事第二,计十九则;卷三,杂事第三,计六则;卷四杂事第四,计二十八则;卷五,杂事第五,计三十一则;卷六,刺奢第六,计十一则;卷七,节士第七,计二十九则;卷八,义勇第八,计十四则;卷九,善谋第九,计十一则;卷十、善谋第十,计十五则。合计十卷,共一百八十三则(则即“章”)。全书所取,多采摘百家传记而成,其中尤以《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史记》、《战国策》为多,各占所引书三分之一以上,其他如《春秋》三传、《荀子》、《韩非子》、《晏子》等书,皆在征引之列。可见,《新序》各则,均事出有据,而考其所引文辞,亦大多相同。故《崇文总目》云:“所载皆战国、秦、汉间事,以今考之,春秋事尤多,汉事不过数条,大抵采百家传记,以类相从,故颇与《春秋》内外传、《战国策》,太史公书互相出入。”《新序》叙载舜、禹迄汉初历史人物事迹,其主旨,在于推明古训,而归之于道德仁义。先秦古书甫脱烬劫,一入向笔,采撷不遗。至其正纪纲,迪教化,辨邪正,黜异端,以为汉规画者,尽在此书。文笔朴素洗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从史学角度看,可补诸史之不足;从文献学角度看,向之校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在中国目录学史上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四部丛刊》影明嘉靖翻宋本和《丛书集成》本通行。1977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有卢元骏《新序今注今译》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赵善诒的《新序疏证》。

猜你喜欢

  • 独行流芳录

    一卷。清俞钟銮(约1910前后在世)撰。生卒年不详,俞钟銮字次辂,号荆门,江苏常熟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写诗著文均有法度,尤擅长诗。死后遗稿未付刊。仅《独行流芳录》一卷印入虞社丛书。此集收

  • 白香山诗集

    四十卷。附录《年谱》二卷。清汪立名编。汪立名生平,详见《钟鼎字源》(辞目)。此书为白居易诗集笺注本。唐白居易作《长庆集》诗文各半,汪立名引宋祁之言,认为白居易长于诗而其文未能称道,因别刊其诗,以成此集

  • 东轩笔录

    十五卷。宋魏泰撰,生卒年不详。魏泰字道辅,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有口才,善作文章,好伪托他人名作书,如《志怪集》、《括异志》托名张师正作;《碧云騢》托梅尧臣名作。用己名所作之书有《临汉隐居集》,《临汉

  • 洛阳曹氏丛书

    九种,十六卷。清曹曾矩编。曹曾矩字用甫,号小时,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曾官桐柏县教谕。丛书辑曹曾矩曾祖以上三世著作,有清曹逢庚二种,《春秋辑说汇解》一卷、《淡和堂经说》一卷。曹逢庚字上章,号肃堂,乾

  • 检心集

    十四卷。清闵则哲(生卒年仕履不详)撰。闵则哲字睿先,应山(今湖北省应山县)人。《检心集》是闵则哲的一部杂编之作,以语录讲义杂著与杂文参错成书,包括《说书管见》四卷,《又说书》一卷,《订学肤言》二卷,《

  • 灵枢悬解

    九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将《灵枢》篇目重新加以编次,分为刺法、经络、营卫、神气、脉象、外候、病论、贼邪、疾病九类。对原书内容改动不多,但指出很多错简之处,如黄氏认为“经别”前十三段为

  •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见《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 标孟

    七卷。清汪有光撰。有光字谦子,安徽新安人。是书首有曹贞吉序及有光自序,题曰《标孟》,行间有评,每节后又有总评,颇能发挥妙蕴。自序言“当今之世,而不急急焉以文诱人,则孔孟或几乎息”。其意欲学者沿袭孟子之

  • 春秋辨义

    三十八卷。明卓尔康(详见《易学》)撰。此书正文三十卷,卷首八卷。其正文于每条经文之下,杂取旧说排比诠次,而断以己意。每公之末,又各附以列国本末一篇,提举有关盛衰兴亡之大事,别为类叙。其考证有得有失,如

  • 宣德鼎彝谱

    八卷。明吕震等撰。吕震,字克声,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生卒年不详。洪武年间入太学,永乐年间任礼部员外郎,宣德年间任礼部尚书。为人奸险佞谀,不识大体,但精力充沛,记忆超人。著有《宣德鼎彝谱》。是书为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