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语摘钞四种

清语摘钞四种

四卷。无著撰人姓名。前后亦无序跋。有二家刻本,皆刻于光绪十五年。即京坊聚珍堂刻本,三槐堂刻本。京坊聚珍堂刻本较好。聚珍堂本有“玉森之印”,“松坪”二枚印章。不知是撰者名、字否。本书分衙署名目,官衔名目,折奏成语,公文成语四种。以元、亨、利、贞四字编次。一种衙署名目,标签有篆书依锁三字章,清语元字。第二种官衔名目,标签篆书哈丰阿章,清语亨字。第三种折奏成语,标签阿昌阿章,清语利字。第四种公文成语,标签哲克束章,清语贞字。本书所集录,皆奏咨公牍新订清语,杂采自《增订清文鉴》,六部成语、上谕成语,满洲政书,以及阁、部、旗、营、现行案卷。为吏人治事之资。元字第一种衙署名目分为八门,即部院类、旗分佐领类、仓库名、京城门名、禁城门名、宫殿名、坛庙名、关隘名。每门的编排亦各有次序。如部院类,首列总纲,之后是京外各部、院、衙、署、旗、营、学、馆、及其各所属司、厅、科、房,依次排列。亨字第二种,官衔名目,分为十四门。即国朝年号,列圣诞辰、列圣列后忌辰、君类、封衔、文职封赠、武职封赠、外省文职、外省武职、京城文职、京城武职、内府官弁名、闲散类、太监官职。国朝年号,天命至光绪,共十二个。列圣列后诞辰、忌辰,并附有月、日。只有太祖高皇帝诞辰不详。忌辰并附有陵名。因注重尊谥的翻译,所以书虽刻于光绪年,但其中所记诞辰,只到穆宗皇帝为止。君类,则如《清文鉴》,兼及宗室爵职。其品官总纲,列于外省文职之前。上司官阶,列于外省武职之后。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等,附载内府官弁中,惟武职封赠,用旧汉名大夫郎等。不用将军、都尉、骑尉、校尉新名。利字第三种折奏成语,贞字第四种公文成语,二种没有明分门类,其次序则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项编排。有光绪刻本。

猜你喜欢

  • 金汤十二筹

    八卷。明李盘撰。李盘字小有,江苏扬州人。此书以十二筹为名,《四库提要》云今本所存八筹,阙四筹。此书别本题作“李长科”。《扬州府志·艺文志》载李盘《残本金汤十二筹》八卷,注云“即李长科也”(王重民《中国

  • 侍卫琐言

    一卷,琐言补一卷。清宗室奕赓撰。奕赓,号鹤侣,和硕庄襄亲王绵课子。道光时官至三等侍卫。此书是其承差六年的产物,撰成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书末自署为“天下第一废物东西”。作者在该书中记载了紫禁

  • 面城精舍杂文

    二卷。清罗振玉(1866-1940)撰。罗振玉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浙江上虞人,后迁居淮安。清末任学部参事。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图谋复辟清朝,后又积极参预制造伪满洲国的汉奸活动。

  • 汉诗说

    十卷。清费锡璜、沈用济(约1671年在世)二人合撰。费锡璜字滋衡,吴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熟古乐府,平生豪放不羁,有《掣鲸堂诗集》、《汉诗总说》。沈用济,字方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以诗名

  • 需时眇言

    十卷。清沈善登撰。沈善登字穀人,浙江桐乡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此书第一卷为纲领。第二卷为原易、第三卷为原筮、第四卷为原象、第五卷为原数、第六七八卷为图说、第九卷为三表、第十卷为

  • 四书反身录

    六卷。续补一卷。清李容撰。李容字中孚,厔(今陕西周至县)人,别号二曲。生卒年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以年老而罢。有《二曲集》、《反身录》。李容宗于王阳明之学,为文亦力阐王氏良知之论,如

  • 两浙古刊本考

    二卷。清王国维撰。王氏本籍浙江,1919-1920年间应嘉兴沈增植主持之浙江通志局之邀请,依据搜辑诸家藏书目录增补所见所闻汇成此编。以刊行者为别,著录宋元时代两浙官私刻本,每书都撰解说考证。有《王忠悫

  • 论语正义

    二十三卷。清刘宝楠(1791-1855)撰。宝楠字楚桢,江苏宝应人。著有《释谷》四卷、《汉石例》六卷、《宝应图经》六卷、《胜朝殉扬录》三卷、《文安隄工录》六卷、《愈愚录》、《清芬集》十卷、《宝应文征》

  • 伤寒论条辨续注

    十二卷。清郑重光(生卒年不详)撰。郑重光字在章、在莘、素圃,歙县(今属安徽)人。郑氏精通医术,对于温病、伤寒之学颇有研究。著有《郑素圃医书五种》、《素圃医案》、《温疫论补注》等书。郑氏推崇方有执所著的

  • 读史举正

    八卷,清张熷撰。张熷,字曦亮,号南漪,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九年(1744年)拔副贡、十六年(1751年)中举,举经学,后未试即卒,著有《南漪遗集》。《读史举正》一书即是张增读史心得,随笔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