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盛京典制备考

盛京典制备考

八卷。清崇厚(1829——1893)撰。崇厚,字地山,完颜氏,内务府镶黄旗人。满族,举人出身,曾任长芦盐政使。咸丰十年(1860)第二次***战争时,协助恭亲王奕訢与英法谈判,签订《北京条约》。次年,任三口通商大臣,与英、法重修租界条约,与葡、日签订一些不平等条约。光绪四年(1878)赴俄谈判收回伊犁问题。次年在帝俄胁迫下,擅自签订《里瓦几亚条约》,清政府将其下狱。不久被赦免。1893年病死。是书为崇厚任盛京将军时所作。共分八卷,第一卷分为舆图、城池、宫殿、坛庙、山陵、殿阁所藏、将军档库、所储图宝书籍各项,第二卷为庙、寺、祀祠等项,第三卷为宗室觉罗及内务府事宜,四卷为将军署分司,五卷为五部职官公署事宜,六卷为恩赏库及各营处司局事宜,七卷为将军副都统、各城尉旗驻防、练军、客库、昌图东边建置事宜,八卷为前将军崇实和崇厚改制的各色奏疏。盛京政制的记载,自乾隆末年有修撰外,嘉庆,道光以来未有续修,是书则反映了前将军崇实到任后调客军、增民史、祛积累、征官弊,力请变通一切,地方为之一靖的史实,同时也可看到崇厚继任后勉图结束政改、变通各项旧制的苦心。是书有些地方不如《清会典》详细,但记述新旧规制,很少疏漏,尤其所载变通吏治的许多奏疏,对考查光绪末年其地增置郡县、改建行省的历史很有帮助。有光绪奉天刻本。《满蒙丛书》中收有此书。

猜你喜欢

  • 字考

    二卷。明夏宏(生卒年不详)撰。夏宏字用德,号铭乾,海阳(今广东潮安)人。此书上卷凡三类:误写字、疑似字、误读字;下卷凡二类:通用古字、用通联字。其意在于订正六书之讹,但不能求之《说文》深研古义,照抄后

  • 成山庐稿

    八卷。清唐炯(1829-1909)撰。唐炯,字鄂生,晚号成山老人,成山(今贵州遵义)人。举人出身。咸丰六年署四川南溪知县。曾镇压反清义军,进攻太平军。光绪九年官云南巡抚。中法战争时逃脱,被革职逮问,遣

  • 二刻拍案惊奇

    四十卷。明凌濛初(详见《初刻拍案惊奇》)编撰。白话短篇小说集,“二拍”的第二种。每卷一篇,第四十卷《宋公明闹元霄》为杂剧,第二十三卷《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第二十三卷重复,故该书实

  • 温州经籍志

    三十三卷,首一卷,外编二卷,辨误一卷,清孙诒让撰。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浙江瑞安人,著名学者、目录学家。同治六年(1867)中乡试,晚年主讲温州师范学校,任浙江教育学会会长。该书

  • 绛县志

    ①五卷。清赵士弘修,陈所性纂。赵士弘字毅可,河北永年县人,出身进士,顺治十五年(1658)任绛县知县。按旧志创于明嘉靖三十八邑人吉大来,万历三十三年知县黄维翰曾增修,二本久已失传。此书纂修时,仅得其残

  • 尔雅补注残本

    一卷。清刘玉麐撰。刘玉麐(1738-1797)字又徐,江苏宝应县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拔贡,官郁林州判。历知象州、龙门、北流等县。卒于战乱。素好学,博通经史。游京师,得闻戴震、程瑶田等人论说,

  • 高邮州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杨宜仑原修本,清冯馨增修,夏味堂等增纂。冯馨,浙江嘉兴县人。吏员,嘉庆十三年(1808)任高邮知州,十六年离任,二十年回任。夏味堂,字鼎和,号澹人,夏之蓉孙,高邮人。乾隆三十年(17

  • 拾遗录

    一卷。明胡(详见《家规辑要》条)撰。此为杂考训诂之书。共分六类,一论语,二孝经,三孟子,四小学,五经说,六俪考。援引采辑,颇有根据。如其小学类中,据参同契证急就篇之老复丁。据诅楚文在秦惠文王二十六年,

  • 经义考补正

    十二卷。清翁方纲(详见《诗附记》)撰。《四库全书总目》把朱彝尊《经义考》列入史部目录类,很不合适。张之洞《书目答问》把它列入经部总义类,较为妥当。方纲本书也是如此。本书虽多补正,但往往有举其细而遗其巨

  • 水边林下

    五十九种,五十九卷。不著编辑者姓名,但前有湖南漫士小引,可能即为湖南漫士所编辑,而湖南漫士之真姓名及生平事迹又不可考知。《水边林下》收先秦至明零星小品,以唐、明两代为最多,唐人著述十三种,明人著述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