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襄陵县志

襄陵县志

①十二卷。明宋之韩修,吕调元纂。宋之韩字敬斋,河南武安县人。出身进士,嘉靖四十四年(1565)任襄陵知县。才猷迥异,气宇渊宏,在任期间兴建设,息讼狱,政绩甚良。《襄陵县志》隆庆二年(1568)刻本。此编系续成化本而作,基本沿续旧志,仅增补了明成化至隆庆的事件和人物,同时对旧志目录加以合并,使其趋于谨严。②二十四卷。清赵懋本修,卢秉纯纂。赵懋本字舜勖,河北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出身贡士,初任和顺县知县,雍正八年(1730)调襄陵任知县。在任期间,勤吏治,有才干。时经地震,以修废举坠为己任,筑城垣,修公署,补葺圣庙,增修志书,政平讼理,士民悦服。《襄陵县志》雍正十年(1732)刻本。全书二十四卷,分元、亨、利、贞四集,卷一图考,卷二星野,卷三沿革,卷四山川,卷五城郭,卷六公署,卷七学校,卷八坛壝,卷九庙祠,卷十户赋,卷十一土产,卷十二风俗,卷十三官师,卷十四人物,卷十五选举,卷十六孝义,卷十七节烈,卷十八坊表,卷十九亭楼,卷二十古迹,卷二十一仙释,卷二十二方技,卷二十三祥异,卷二十四艺文。此志系承续康熙谢国杰本而作,虽无很多长处,但对旧志删繁补缺,尚称得当。行文雅驯,可供阅览。然此志设类分目,殊为不匀。如疆域,本应为一大类,此编则为一小目,附于沿革之下;又如亭楼坊表为数甚少,又于志乘关系甚微,却独立设类,有分类过滥、大小颠倒之误。③二十四卷。清钱墉修,郝登云纂。钱墉字金溪,号秋垣,云南昆明县人。同治九年(1870)任襄陵知县。《襄陵县志》光绪七年(1881)刻本。全书二十四卷,分为沉、浸、积、郁、含、英、咀、华八集。此志大体依绳旧志,增补了雍正至光绪间各事,按旧志原分门类编修。唯设目分科无旧志滥,有所进步。

猜你喜欢

  • 黄帝阴符经集注

    见李筌等《阴符经解》。

  • 文章辨体汇选

    七百八十卷。明贺复征(生卒年不详)编。贺复征字仲来,丹阳(今属江苏)人。本书首无序目,书中有贺复征自著道光和尚述云:“先宪副昔宦夔门,时为天启四年(1624)六月。越岁乙丑(1625),予入蜀,悉其事

  • 濯旧稿

    一卷。明王俊(生卒年不详)撰。王俊字机翁,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此书内容多以周子、程子、邵子、张子之言击排朱子,同时也极力攻击陆九渊。但其学说仍坠

  • 西安县志略

    十三卷。清雷飞鹏等修,段盛梓等纂。雷飞鹏,宣统元年任西安县知县。段盛梓,邑人。西安县治,设于光绪二十八年,因建置未久,故无县志。光绪三十二年,西安县前令即有书录,三十四年王孝偁又讨询邑中绅士段盛梓等,

  • 道州志

    ①十二卷,张元惠修,黄如谷纂。张元惠,北平人,曾任道州知州。黄如谷,邑人,举人,曾任安福县训导。《道州志》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共十二卷。首序、例、图考。正文分为十二志,其一方域志。为目六,曰

  • 易经提要录

    六卷。清徐铎撰。徐铎字令民,盐城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此书不载经文,只摭古今论易之语。前有总义一卷,又有图象一卷,都不载其图,只存其说。其余的各分卦分章,只取总括大意而已,所以

  • 景玉缘

    不分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假托明时之事,写书生景星之父殉于建文之难后,景星寓居于姨丈李凤岗家,李凤岗把女儿玉香许配给他。不久李凤岗妻死,续娶钱氏,景星离去。钱氏之侄勿清乘李凤岗出镇济南之时,欲施暴于

  • 簠室殷契类纂

    三十卷。王襄编著。王襄(1876-1965),字纶阁,号簠室,天津人,现代金石学家、甲骨学家。1910年在北京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矿科毕业,1913年又毕业于天津民国法政讲习所政治经济科。曾在天津、福

  • 刘郁西使记校注

    一卷。近代王国维撰。刘郁山西浑源人,仕履不详。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命旭烈征西域,六年拓境万里。宪宗九年(1259年)常德驰驿西觐,命刘郁撰成《西使记》书后有“浑源刘郁记”字样。王氏此校自明刻《

  • 秀山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王寿松纂修。王寿松,曾任秀山县知县。秀山县有志始于兹篇。《秀山县志》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共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地志第一(表一、图四)。卷二,地志第一之二。卷三,官师志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