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通德遗书所见录十八种

通德遗书所见录十八种

七十二卷。清孔广林(详见《孔氏说经五种》)辑。汉代经学,首推郑玄。玄学问渊博,博通群书。潜心经籍注释,兼采今古文,融会各家之说,为西汉传注家中最有权威者,世称“郑学”。所著《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皆列入《十三经注疏》。另注《周易》、《尚书》、《论语》和纬书,又作《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六艺论》、《驳五经异义》等书,均佚。撰著之多,在先秦学者中可谓无与伦比。不过,郑氏之书在唐代仍有流传,当时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杜佑的《通典》对郑氏征引较多。历经五代战乱,加之宋人之经学一反汉唐训诂义疏的传统,抛开传注,直接从经文中寻求义理,出现了所谓理学。理学的出现,使东汉以来的古文经学暂告衰歇。因此郑玄之书散佚较多。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博学多识,“于散佚之余,搜罗放失”,“笃志遗经,研心古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集郑玄佚文,著《周易郑康成注》一卷,刻入《玉海》之中。王氏另外辑录的郑玄《尚书注》、《驳异义》、《针膏肓》、《发墨守》、《释废疾》、《郑志》六种,未刻入《玉海》中。清吴派经学奠基人惠栋撰《九经古义》一书,收录汉儒经义,其中也辑录了郑玄释经之说。只要将惠氏《九经古义》与王应麟所辑之郑玄《尚书注》六种相对照,便知这六种不是出自王氏之手。这大概也是王氏不将郑玄六种书刻入《玉海》之中的缘故。清孔广林用数十年的功夫,从经典古籍中考求佚文,编辑郑玄著述,于嘉庆甲子年(1804年)辑《易注》、《书注》、《驳异》、《针膏肓》、《发墨守》、《释废疾》、《郑志》等书,定名为《北海经学七录》。自此,日积月累,先后又得郑玄之书18种,汇为一集,题名为《通德遗书所见录》。此书可谓“郑学”之集大成,它的刊刻开辑录郑学之先河。目录:第一册,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六艺论》一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周易注》十二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尚书注》十卷。第二册,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尚书中侯注》六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尚书大传注》四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毛诗谱》一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三礼目录》一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答临孝存周礼难》一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鲁礼禘祫义》一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丧服变除》一卷。第三册,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针左氏膏肓》一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发公羊墨守》一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释穀梁废疾》一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论语注》十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论语篇目弟子》一卷、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驳五经异义》十卷。第四册,魏郑小同撰、清孔广林辑《郑志》八卷,汉郑玄解、清孔广林辑《孝经注》一卷,清孔广林撰辑《叙录》一卷。第五册,清孔广林撰《周官臆测》六卷叙录一卷。第六至七册,清孔广林撰《仪礼臆测》十七卷叙录一卷。第八册,清孔广林撰《吉凶服名用篇》八卷叙录一卷。第九册,清孔广林撰《禘祫觽解篇》一卷。第十册,清孔广林撰《明堂亿叙指》一卷。第十一册,汉郑玄注、清孔广林辑附《仪礼士冠礼笺未竟稿》一卷。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山东书局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陇首集

    一卷。明王与允(?-1644)撰。王与允,一名与胤,字百斯,山东新城(今淄博)人,王象晋之子,生年不详。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以劾总兵邓玘,降补光禄寺署正。明亡,同妻子于氏、子

  • 古书疑义举例校录

    续补辨正《古书疑义举例》的作品,详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 阳明全集

    二十卷。《传习录》一卷。《语录》一卷。明王守仁(1472-1528)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累擢右佥都御史,后封新建伯。总督两广,卒谥文成。守仁

  • 六离合释法式

    一卷。不著撰人。《六离合释法式》一书,明清藏经都附于明普泰所著的《八识规矩补注》之后,虽称补注,但名实不符,只有正文,却不见有什么作者补注。考其内容及文笔风格,“其文不类初唐人之作”。也与玄奘所学法派

  • 类经

    三十二卷。明张介宾(1563-1640)撰。张介宾字景岳,又字会卿,别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随父游历京师(今北京),求学读书,拜名医金英(金梦石)学医、尽得其传。壮年投笔从戎,遍历我国

  • 禊诗集兰亭字

    四卷。清胡文诠辑。胡文诠,生卒年不详,或曰今北京大兴人。字衡斋,曾为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知县。“修禊”是我国古代一种祈除不祥的祭祀活动,常在春、秋两季于水滨举行,尤其是阴历三月三日这一天最为流行。《兰

  • 王壮节公年谱

    一卷。清王开云编。谱主王文雄(1749-1800),字殿宣,贵州玉屏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入大学士博恒军,曾随傅恒征缅甸,又随大将军阿桂征金川,嘉庆初以镇压湖北白莲教有功,升固原提督,嘉庆五

  • 周易述礼

    三卷。清黄巩撰。黄巩字子固,长沙人。此书为作者所著《五经述礼》中的一种。旨在阐天道,切人事,借《周易》而证实文王心事。其解释天地定位,以程颐朱熹之说为本,论爻位上下,卦德刚柔时则宗王弼之说。于术数之学

  • 施南府志续编

    十卷,清王庭桢、李谦修,雷春沼、尹寿衡纂。王庭桢,字子泉,江苏无锡人,副贡,官施南知府。李谦,字竹虚,湖南巴陵人,监生,继任知府。雷春沼,字少泉,湖北黄冈人,举人,官教谕。尹寿衡,恩施人,进士,官刑部

  • 说文声订

    二卷。清苗夔撰。参见《说文声读表》。是书撰于为祁寯藻校勘宋本《说文系传》之时,订正后人因不达古音妄删或附益者八百余事。例如谓“牡当作从牛垚省亦声,‘牡’字在《诗·还》二章与‘茂’、‘道’、‘好’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