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华丛书

金华丛书

六十九种,七百四十二卷。清胡凤丹编。胡凤丹字月樵,浙江永康人。官湖北道员,曾编有《金华文粹书目提要》。丛书收金华历朝著作六十九种,按四部排列,计经部十五种,史部十一种,子部十四种,集部二十八种,前有《金华丛书书目提要》八卷。其中宋人吕祖谦收《东莱吕氏古易》一卷、《周易音训》二卷、《左氏传说》二十卷等,王柏收《研几图》一卷、《鲁斋集》十卷等,金履祥收《大学疏义》一卷、《论语集注考证》十卷、《孟子集注考证》七卷等;元人许谦收《读书丛说》六卷、《诗集传名物抄》八卷等,黄溍收《曰损斋笔记》一卷、《黄文献公集》十卷,吴莱收《渊颖集》十二卷等;明宋濂收《洪武圣政记》二卷、《浦阳人物记》二卷等,苏伯衡《苏平仲集》十七卷等,章懋《枫山章先生集》九卷附《实纪》八卷(另附明阮鹗《枫山章先生年谱》二卷)等。以上诸人均为金华历代著名学者。丛书多用《四库全书》本刊印,未收善本,且刊刻不精。有清同治光绪间永康胡氏退补斋刊本、清同治光绪间永康胡氏退补斋刊民国补刊本。1983年江苏古籍刻印社出版二十九函三百四十册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嘉靖以来首辅传

    八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县)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其学问渊博,为明前七子之首,主持文坛二十年之久,主张文必西汉,诗

  • 草木子

    四卷。明叶子奇(详见《太元本旨》条)撰。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春,有司祭城隍神,群吏窃饮猪脑酒,县学生举发其事,叶子奇恰好也在场,遂受株连逮系狱中。在狱中,叶子奇用瓦磨墨,有得辄书,后被释放家居,

  • 投壶变

    一卷。晋虞谭撰。虞谭字思奥,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官至右光禄大夫,《晋书》有传。书佚已久,惟《太平御览》时引《投壶变》,文多伪缺,很难理解。《藏林经义杂记》曾记载于十九卷中。马国翰因转录之,以备一

  • 青芙馆词抄

    一卷。《韭室诗余别集》一卷。清陈寿祺(1771-1834)撰。陈寿祺字恭甫,号左海,又号苇仁,晚年自号隐屏山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曾充任广东、河南乡试副考官

  • 支子固先生汇辑异林

    见《异林》。

  • 论语参注

    二十卷。清崔暕撰。崔暕字晦贞,长沙人。是编备载朱子之集注,以相发明,复附以己见,以折衷讹异,其例先列朱注原文,自说则以“参注”二字别之,其中瑕瑜互见。所作参注大都意在救时,一以正人心为主。该书有光绪十

  • 春秋属辞

    十五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撰。至正十七年,赵汸完成《春秋集传》初稿,因《礼记》“比事属辞,《春秋》之教也”之语,悟《春秋》之义在于比事属辞,又重新推究孔子笔削之旨,著为此书。赵汸《东山集》有《

  • 孝经刘氏说

    一卷。齐刘(434-489)撰。清马国翰编辑。刘字子珪,沛国相(今安徽淮北市西)人,南朝齐经学家。著述有《周易乾坤义》、《周易系辞义疏》、《毛诗序义》等。《孝经刘氏说》隋唐志皆不载。邢昺正义序中言及,

  • 仪礼经注疑直辑本

    五卷。清程瑶田(详见《通艺录》)撰。《通艺录》的原目未成书项下有《仪礼经注疑直》之名。此本为安徽丛书本,是程氏的手稿,现仅存有八册,其中还有脱页,旧藏江夏徐恕处,吴承仕对其进行整齐缀辑,录成五卷。民国

  • 乔中和说易

    十卷。明乔中和撰。中和字迁一,河北内丘人,官至山西太原府同知。其书卷一为图说,从刘牧说即九为河图,十为洛书。卷二以下为发挥卦象、彖传、爻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之义例。卷首有族人乔若雯序。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