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iān

【源】 ①三国时魏封氐部酋杨千里为百顷王,后杨千里入蜀,其后有千氏(60,62)。②朝鲜族姓。【望】 蜀郡(17,418)。【布】 四川(91)、台湾(68,261)、山西汾阳(278)、北京、河南等地均有此姓。【人】 千献,三国时蜀都尉(1,9,17,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黑龙江省之嫩江,河北之固安,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河南之义马,浙江之椒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 《姓氏考略》据《渚宫旧事》注云: “氐王杨千万入蜀,故蜀有千姓。”此当以名为氏。

汉代有千献,蜀郡都尉; 明代有千万,宜县典史。

猜你喜欢

  • 趣馬

    读音:Qùmǎ【源】 趣马,《周礼》夏官之属,即趣养马者也。周时趣马蹶父之后,以官为氏,见《姓氏英贤传》(6,12,15,60)。【人】趣马思,东汉时南阳郡功曹(6,21)。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

  • 扎斯呼哩

    读音:Zhāsīhūlī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收载。后或改为单姓“扎”,盖取“扎斯呼哩”之首音,谐以汉字“扎”而得。

  • 曹丘

    读音:cáo qiū【源】 曹丘,地名,以地为氏(60,62)。亦见《姓苑》(17)。【变】 一作〔曹邱〕(6,17)。【人】 曹丘生,汉时人(6,9,12,17,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文大字

  • 读音:Nài/Nay【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Gǔ【综】 汉时西域小国后车右将股鞮,见庄鼎彝《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63)。又,汉有股紫陬(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未详其源。汉代有股紫

  • 读音:bā【源】 ①源出杞姓,东楼公之后。东汉安定太守杞康避董卓之难,改姓把氏(10,11,17,60)。②爬氏亦作把氏(9,62)。【布】 安徽淮南(362)、江苏高淳(305)、上海嘉定(351)

  • 太傅

    读音:tài fù【源】 汉时太子太傅疏广(一作疎广)之曾孙彦则,避王莽乱于太原,以先人官称为氏(6,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汉太子太傅疎广曾孙彦则避王莽

  • 格兀勒

    读音:Géwùlè【综】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富哈之妻为格兀勒氏(260)。

  • 阿畢魯勒

    读音:Ābìlǔlè《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清嘉庆时肃州镇总兵索费英阿,姓此氏。” (按:阿,《姓氏词典》音ē。)

  • 公德

    读音:gōng dé【源】 春秋时郑公族有公德氏,见《路史》(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郑后有公德氏。”郑为姬姓国,故此氏当系出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