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图经》。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肝虚而致自汗之证。《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由肝虚而汗,则必禁其疏泄,宜白芍汤。”参见自汗条。
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治土黄身体冷,面色青,宜灸太冲及百会后心发际百壮。若面目及十指俱青,不治也。”参见黄疸有关条。
见《本草纲目》。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间日疟的俗称。见《医略十三篇》卷九。详子母疟条。
出《本草图经》。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蒲黄饮,见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5卷。清·叶其蓁撰。刊于1724年。本书分调经、种子、胎前、临产、产后五门,系作者引录前人妇科著作,参以己见编成。叙述每种病证,首先编成歌诀,其次分析病证,介绍治法。惟书中杂有部分迷信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