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香樟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心典条。
足阳明胃经之简称。详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人参、白术(炮)、木香各一两,五味子、当归、高良姜各五钱。为细末,面糊为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饮送下。治小儿腹痛啼哭不止。
见《陕西中草药》。为紫堇之别名,详该条。
①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太阴之动脉,即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气。②经穴名。代号SP1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8寸,缝匠肌之内侧;或于血海穴直上6寸处取穴。
【介绍】:见李小有条。
指足太阳筋的支筋,网维于目上胞。《灵枢·经筋》:“太阳为目上网。”
即水痘,详该条。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