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磨盘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药志》。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八纲中用以辨别病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二纲。一般外感初起,邪在肌表,属表证,病较轻浅;若病在脏腑,则属里证,病较深重。伤寒与温病的证候分类中,对表里证的辨别,有明确的区分:伤寒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三阳中
出《名医别录》。即竹沥,详该条。
见太素脉秘诀条。
经穴别名。见《中国针灸学》。即白环俞,见该条。
病名。明·周慎斋《秘传女科》:“阴户生疮名天马疮。”详阴蚀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枫香寄生之别名,详该条。
丛书名。6卷。清·王锡鑫等撰。刊于1847年。多为医学门径书。共六种:包括王氏所撰《医学切要》、《眼科切要》、《痘科切要》、《外科切要》、《奇方纂要》及清·黄为良撰《医学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