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
即隔饼灸,见该条。
【介绍】:见魏鉴条。
病名。由脾经毒邪凝滞所致。痘疮攒簇于口唇上下,有黄熟如蜡,有顶尖如锥,有黑硬燥裂,血水进出者。治宜泻火解毒,用泻黄散或凉膈散加减。
即生脉散制成的注射液,见生脉散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即挑治疗法,见该条。
病证名。指气分毒邪,相夹交争,肌肤闭塞,以致毒气内攻的痘疮。明·秦景明《幼科金针》论反关痘谓:“其症狂言谵语,烦躁不宁,手足抽掣,目劄,腹胀,隐隐不振,昏睡不醒,或见斑点即没。”治宜宣毒透表。若大小便
指神气的耗散与恢复。《灵枢·九针十二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介绍】:见吕应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