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不识人

不识人

证名。指神志失常的严重证候。《辨证录·中风门》:“人有身忽猝倒,两目紧闭,昏晕,不识人,即子孙亦不相识。”《张氏医通·狂》:“热入血室,发狂不识人,小柴胡***生地黄。”《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伤寒阳明病,热极则日晡潮热,甚则不识人,循衣摸床,独语如见鬼状,法当大承气汤下之。”《世医得效方》卷八:“狂癎不识人,癫病眩乱,灸百会九壮”。可见于癫、狂、癎、伤寒及温病热极、中风等疾病。

猜你喜欢

  • 藏医药选编

    藏医学著作。清·蒙古族医家罗桑却佩著。全书121章。首先叙述风胆痰(即隆赤巴培根)三种因素的生理及病理。次述脉诊及尿诊,随后较详细地逐病叙述临床各科病症的病因、病理、症状、治疗。末叙药物、方剂、剂型以

  • 藏府标本药式补正

    见藏府标本药式条。

  • 幼幼集

    儿科著作。4卷。明·孟继孔撰。刊于1593年。卷1《孟氏治痘详说》为作者治疗痘证的经验;卷2《孟氏杂症良方》,为作者对儿科诸病证治的论述;卷3《钱氏经验良方》;卷4《上用方》系作者集录钱乙等儿科医家的

  • 朱姑

    见《本草纲目》。为山慈姑之别名,详该条。

  • 打灯火

    即灯火灸,见该条。

  • 火病结核

    病证名。《红炉点雪》卷二:“火病结核。夫结核者,相火之所为,痰火之征兆也。凡人病此不知预治,鲜有不致危者,何也?盖以肾水先亏,相火随炽,熏迫津液,凝聚于皮肤之下,肌肉之上,似疬非疬,不红不肿,不甚痛苦

  • 经来吐蛔虫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指妇女于月经期间呕吐蛔虫。王伯龙《养儿宝》:“经来寒热,四肢厥冷,大汗不止,呕吐蛔虫。宜用乌梅丸、当归四逆汤。”

  • 六泻

    六种泄泻的总称。指脾泻、胃泻、肠泻、洞泻、瘕泻、食积泻。《医林绳墨·泄泻》:“泻有六焉,脾、胃、肠、瘕、洞、食积是也。”详各该条。

  • 金匮肾气丸

    即肾气丸,见该条。

  • 手少阳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臂,注胸中,合心主。”脉从腕后2寸的外关穴处分出,绕行臂膊外侧,向上进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合。本脉发生病变,实则肘关节挛缩不伸;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