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经络

猜你喜欢

  • 惊躁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惊骇不安,躁动不宁之证。详惊、躁条。

  • 内至阴

    经外奇穴名。见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位于足小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小儿惊风,晕厥,脏躁等。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当施行知热感度测定法时,以本穴代替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测定温热值。

  • 脾肺两虚

    脾主运化,饮食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关系至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响,两脏同病。临床表现面色少华、手足不温、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气、痰多,舌淡嫩苔白,脉虚或虚数等证候。多见于脾气不足而肺气弱者

  • 杨介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北宋医家。字吉老。泗州(今安徽盱眙)人。崇宁年间(1102~1106年)泗州杀刑犯,郡守李夷行派遣医生、画工剖腹观察,将所见绘成图,杨介一一加以校正,作《存真图》1卷。对人

  • 伸法

    推拿方法。是帮助活动功能障碍的关节进行伸展的一种方法。本法可活血舒筋,增加关节的活动度,促使错位的软组织复位。《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引《养生方》导引法:“正卧,叠两手著背下,伸两脚不息十二通,愈足湿

  • 首乌散

    《揣摩有得集》方。何首乌一两,当归五钱,炒川芎、生地黄、土茯苓各三钱,防风、连翘、乌梅肉各一钱,土贝母一钱半,肉桂、附子各五分。为粗末,加竹叶、灯心,水煎服。治肾虚牙痛,两腮俱肿,饮食不能下咽。

  • 王裕庆

    【介绍】:清代医家。字祉庭。湖南湘潭人。长于喉科,撰有《疟痢成方、白喉辨症合刻》(1882年)等书。

  • 产后自汗

    证名。产妇在饮食时或睡眠中汗出较多,一般2~3天之后可逐渐减少以致恢复,属正常生理现象。若汗出过多或持续时间长,则属病态。多因体质素弱,复因产时气血耗伤,以致肺气更虚,卫阳不固,腠理疏泄,气阴两虚所致

  • 毛慈姑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山慈姑。

  • 上品锭子

    《外科理例·补遗》方。白矾二两,乳香、没药各三钱五分,牛黄三钱,***一两五分。先将砒末入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之,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研细末,后加余药末,糯米糊和为梃子,状如线香,阴干,每次一锭放疮内,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