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膂俞

中膂俞

经穴名。代号BL29。亦称中膂内俞,出《针灸甲乙经》。《灵枢·刺节真邪》名中膂。《千金要方》作中俞。别名脊内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平第三骶后孔,距骶正中线1.5寸处。布有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臀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泻,痢疾疝气,腰骶痛;及坐骨神经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猜你喜欢

  • 刺灸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 人面疮

    旧病名。是生于肘膝部的一种疮疡,溃后有数孔,状似人面,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六:“此证生于两膝之上,形如人面。然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而行则偻俯,筋将惫矣,此系皮肉坚硬之所,且生疽毒则里先溃后烂,皮

  • 肝逆头痛

    病证名。指肝气上逆所致的头痛。《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证治准绳·头痛》:“怒气伤肝及肝气不顺上冲于脑,令人头痛。”症见头痛目眩、耳聋,颊赤,胁肋胀痛,脉弦等

  • 逆经目赤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 夏脉如钩

    脉应四时之象。夏季阳气旺盛,万物成长,正常脉象亦呈现洪大,其势急升缓降,如洪水之来盛去衰。《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 环口黧(lí 离)黑

    黧黑,黑而不润泽。病者口唇周围出现黧黑,为脾气衰败,胃阴已竭之候,预后不良。《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 肠山

    见伤山条。

  • 新加木贼煎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木贼一钱半,淡豆豉、夏枯草、焦栀子各三钱,桑叶、制香附、牡丹皮各二钱,炙甘草五分,鲜葱白三枚,鲜荷梗五寸。水煎服。功能和解少阳。治寒热往来,热重寒轻者。

  • 日华子

    【介绍】:五代药学家。一说宋药学家。姓大、名明,《鄞县志》记载为四明(今浙江鄞县)人,《古今医统》记载为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对药物很有研究,在诸家本草和当代用药经验的基础上,以药物的寒温、性味、华实

  • 眼大睫

    见《叶氏眼科方》。指内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