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防风1分,羌活1分,独活1分,干姜1分,细辛1分,草豆蔻半两,肉豆蔻半两,川芎半两,官桂1两,吴茱萸1两,干木瓜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上吐下泻,霍乱不止,面色青黑,命欲临死。【用法
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白及之别名,详该条。
(1)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山药之别名。(2)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南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证名。见《内经吴注》卷二十。同心下否痛,详该条。
【介绍】:东汉时期针灸医生。是涪翁的弟子,郭玉的老师。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庄复严《妇科百辨》。即经行便血。详差经条。
证名。见《集验背疽方》。指患疮疡期间出现呕吐症状。若喜寒恶热而呕者宜降火,方用黄连解毒汤;喜热恶寒而呕者宜养胃气,方用香砂六君子汤;脉实便秘而呕者宜泻火,方用内疏黄连汤;脉细肠鸣腹泻而呕者托里温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