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同血。营为血之气,营血并提,常泛指血而言。详血条。②温病辨证中的两个阶段或病位。详卫气营血辨证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漏下经血夹有青色液体。参见经漏条。
病名。指经行前咽部及前阴并见蚀烂。多因肝脾热郁,化毒伤阴所致。症见口唇周围、咽部及外阴发生溃疡、或兼目赤糜烂。治宜清热解毒、养阴化瘀。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目赤加菊花,密蒙花,口干加沙参、石斛、元参。外
病名。九疸之一。《外台秘要》卷四:“髓疸,目眶深,多嗜卧,牡蛎、泽泻主之。”参见黄疸有关条。
出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疟。详该条。
切脉指法。切脉者手指布置的方法。一般不论用左手或右手,均先以中指端按定病人寸口脉的关部(以掌后高骨处为准),继以食指端按于寸部,无名指端按于尺部。并根据患者的体长,相应调整三指的距离,高大者,指距稍宽
病名。即漏蹄风。详见该条。
①指颅盖、肩胛等形如板、无髓腔的骨。《素问·骨空论》:“扁骨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②经穴别名。《太平圣惠方》:“扁骨,在肩端上两骨间陷者中。”所指即肩髃穴。《针灸聚英》作肩髃穴别名。详该条。
指面部缺少血气,失去红活润泽的病色,常伴见口唇、指甲色淡白等血虚症候。可见于各种衄血、下血、吐血、失血病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
病证名。出《陈氏秘传》。指患肢短缩。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