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跗骨即蹠骨,左右各五块。多因跌打,压轧所伤,通常蹠骨基底部骨折最多,体部次之。局部肿胀、疼痛,压之痛剧,可有骨声,活动受限。治宜手法整复,夹缚固定。用药详见骨折条。
即进针。《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肝肾之部,得气引持之。”见进针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腹痛。参见产后腹痛条。
【介绍】:明代医家。福建人。好学不倦,以医术闻名,卒年八十三岁。著有《济世良方》,已佚。
【介绍】:元代医家。字存心。江西崇仁人。武昌路医学教授,治病多显效。但常以脉象推断寿夭祸福,对医学和诊断学产生了不良影响。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杜鹃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下。即益元散第一方,见益元散条。
见《中药志》。为龙牙草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藏青果之别名,详该条。
经验方。见《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煅石膏、升丹各15克。为细末,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中,外盖膏药或油膏,每日换药一至二次。功能提脓祛腐。治流痰、附骨疽、瘰疬等溃后腐肉难脱,脓水不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