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人参半夏丸

人参半夏丸

①《卫生宝鉴》卷十二方。人参茯苓(去皮)、天南星薄荷各半两,寒水石白矾半夏、姜屑各一两,蛤粉二两,藿香二钱半。为末,水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或温水送下,日三次。功能化痰坠涎,止嗽定喘。治痰逆呕吐痰厥头痛,或风气正头痛,或风壅头目昏,或耳鸣鼻塞咽干,胸膈不利。②《卫生宝鉴》卷十九方。半夏、厚朴丁香各四两,陈皮、人参、细辛各二两。为末,姜汁打糊为丸,麻子大,三岁儿每服二十丸,量儿大小加减,食后姜汤送下。治小儿肺胃受冷,咳嗽气急,胸膈痞满,喉中呀呷,呕吐痰涎,乳食不下。

猜你喜欢

  • 随而济之

    刺法用语。见《难经·七十九难》。与迎而夺之对举。指补法要顺着经气,以补益不足。

  • 黄白纹

    指纹色黄白,多属伤脾、疳积(见《医学入门·察脉》)。

  • 六腑咳

    指五脏咳证日久,累及其相应之六腑气机失司而发生的综合病证。《素问·咳论》:“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参见五脏咳条。

  • 复方

    七方之一。以两方或数方结合使用的方剂。此外,本方之外另加其它药味,或方中各药用量相等的亦称复方。

  • 发汗禁例

    指使用发汗法的禁忌症。包括:①内伤元气不足,发热头痛,证似外感,但患者鼻不塞,声音不重,疲倦无力,脉虚弱;②阴虚内热,午后发热较重,脉细数无力;③伤食病胸脘胀闷,泛酸,嗳出腐臭的气味,身热、脉滑;④内

  • 谷莠子

    见《植物名汇》。为狗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 针麻个体差异

    针麻术语。针刺麻醉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研究中发现,如在手术病种、针麻穴位、针刺方法、辅助用药等等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个体所取得针麻效果不同,这种差异称针麻个体差异。它和患者的精神类型,基

  • 鸡舌香

    出《抱朴子》。为母丁香之别名,详该条。

  • 肝积

    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曰肥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可起心下,足肿寒,胁痛引少腹,男子积疝,女子瘕淋,身无膏泽,喜转筋,爪甲枯黑。”治宜大七气汤

  • 坐马痈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即生于尾骨上端的外痈。因其为坐马着力之处而得名。鹳口疽大多由此转化而成。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