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枢要》卷三。又名足发背、脚背发、足跗发、龟毒、蛇沿毒。泛指足部的结毒肿痛,多发于足背。因三阳经湿热乘虚下注或外伤瘀血化热、或足三阴经精血亏损所致。初起全身寒热,患部坚硬红肿。如疼痛作脓者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即夹脊穴。见该条。
证名。见《丹溪心法》。系指耳部肿起疼痛。多由肝胆三焦风热上攻所致。可兼疼痛,或流脓水。治宜疏风、清热、利湿,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五谷虫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余伯陶条。
①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马兰之别名。②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野菊之别名。③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蟛蜞菊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见凌德条。
指胫骨部位。《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
即瘛疭。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详瘛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