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方论

伤寒方论

书名。①即徐彬撰《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详该条。②宋·李涉撰。书未传。

猜你喜欢

  • 山红枣根

    见《河北药材》。为地榆之别名,详该条。

  • 阴关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扶,见该条。②出《针灸甲乙经》。即大赫,见该条。

  • 时疫白喉捷要

    书名。又名《治喉捷要》、《白喉捷要》。1卷。清·张绍修撰。刊于1864年。首论白喉证治,次载验方,文字虽简略,但多经验之谈。195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将本书与《白喉全生集》合刊出版。

  • 五爪龙草

    见《医学正传》。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 阴虚牙痛

    病证名。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牙痛症。见虚火牙痛条。

  • 粪球虫

    见《中药志》。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 风痉

    病名。①出《灵枢·热病》。指风伤太阳经脉,复遇寒湿所致的痉症。《圣济总录》卷八:“风痉者,以风伤太阳之经,复遇寒湿故也。其状口噤不开,腰背强直如发痫。盖风邪内薄于经,则荣卫凝泣,筋脉紧急,故令口噤不开

  • 少腹急结

    证名。指下腹部板滞、坚硬。为下焦蓄血的主要症候之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

  • 咽路

    出《灵枢·五味论》:“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系指由咽至胃之通道,即食管。

  • 巨胜苗

    出《神农本草经》。为胡麻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