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西汉时期医生。对本草学及古代医经有所研究。
指牙齿受牙龈裹护的部分。《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外板则为牙,内床则为齿。”
证名。指因虚而致心胸烦热者。多由伤寒汗、吐、下后,邪热乘虚客胸中,或病后余热留恋,或津涸、血虚、肾亏、痰饮、虚劳等所致。常伴郁闷不寐、口干咽燥等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
见《云南中草药》。为红紫珠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黄岩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即大天心。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BL3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大腿的后面,臀下横纹之中点直下6寸处。另说在承扶下3寸(《针灸大成》);或5.3寸(《针灸集成》)。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外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