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疳疾患儿耳内生疮,肌肉消瘦,骨节皆露的证候。多由肾经虚热所引起。
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共8名。参见药园条。
【介绍】:明代医生。上海县人。年轻时开始为疡医,尤其善于治疗痈疽,认为痈疽中间溃烂,四周积有腐溃物时,非吸之不能尽。故治此种病时,招募人先用苦酒漱口后,去吮痈疽。对贫穷病者,则亲自吮吸。
见《山东中药》。即芦根,详该条。
吸气短促之状,因肺气大虚,气无所主而致。《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在上焦,其吸促。”
即《珊瑚验方》,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蝎子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简易备验方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清气化痰饮,见该条。
【介绍】:参见张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