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药性论》。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饮邪留肺所致的咳嗽。《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留饮咳者,其人咳不得卧,引项上痛。咳者如小儿掣纵状。”《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巳。”《外台秘要》卷九:“支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外因感冒风邪发热,以致浸浸汗出的证候。临床可伴有间常昏睡的症状。当救表解肌,用百解散;或间投五苓散。
见《不居集》上集卷二十五。即安肾丸第一方,见安肾丸条。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狐臭。详该条。
见天冲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四季青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钱秀昌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六。多由心经火炽上炎所致。症见舌裂生疮,疼痛,饮食有碍。《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风热口中干燥,舌裂生疮。”治宜清心泻火。用导赤散、***地黄汤、甘露饮等加减。参见舌
腰痛之一。又称痰注腰痛。见《丹溪心法·腰痛》。详痰注腰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