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庭

内庭

经穴名。代号sT44。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荥(水)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或于二、三趾间的缝纹端取穴。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外侧支之趾背神经和足背静脉网。主治发热头痛牙痛,口,鼻衄咽喉肿痛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瘾疹,足背肿痛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庵罗果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杧果之别名,详该条。

  • 罗遗编

    书名。3卷。清·陈廷铨撰。刊于1763年。本书书名系取收罗古针灸遗法之义。卷上论述经络及要穴、针灸禁忌等;卷中为各经俞穴部位及五脏用药;卷下为内外各科疾病的针灸取穴及五运六气论等。内容多辑自有关专著,

  • 陈蓬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运气著作《天元秘演》10卷,已佚。

  • 胆火不得卧

    证名。内伤不得卧之一。指肝胆湿热郁火所致的不寐症。《症因脉治》卷三:“胆火不得卧之症,膈寒不利,胁肋胀满,胆火乘脾也;心烦躁乱,恍惚不宁,胆涎沃心也;甚则目黄目赤,夜不能寐。”治疗如胆火乘脾者,清胆竹

  • 子午捣臼

    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其法进针得气后,先紧按慢提,左转九次,再紧提慢按,右转六次。如此反复多次,能导引阴阳之气,用以治疗水肿、气胀等症。

  • 目闭

    指闭目不欲开。《灵枢·大惑论》:“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气盛,阴气盛则阴蹻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 赤带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带下赤候。指从阴道流出淡红似血非血的粘液,淋沥连绵不断,称为赤带。多因忧思积伤心脾,肝郁火炽,灼伤冲任带脉所致。治宜扶脾气、清肝火。方用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

  • 王惠源

    【介绍】:见王宏翰条。

  • 刺禁

    指针刺的禁忌。这是古人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由于发生医疗事故而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灵枢·终始》指出,“凡刺之禁”,有惊恐、恼怒、劳累、过饱、饥饿、大渴、房事、醉酒及长途跋涉情绪未定等各种情况,此时均不宜

  • 虚劳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多因过劳伤肾所致。《圣济总录·腰痛门》:“虚劳腰痛者,劳伤于肾也。”详肾虚腰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