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生。撰《食禁经》3卷,佚。
病证名。指因劳力过度,肺胃络脉损伤所致的吐血。《金匮翼·诸血统论》:“劳伤吐血者,经所谓用力太过,则络脉伤是也。盖络脉之血随经上下,往来不休,若络脉有伤损之处,其血因得渗漏而出矣。”《血证论》卷二:“
出《神农本草经》。为玄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圣济总录》卷七十七:“凡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如鸡鸭肝,与血俱下者,蛊痢也。此由岁时寒暑不调,湿毒之气,袭人经脉,渐至藏府,毒气挟热,与血相搏,客于肠间,如病蛊注之状,故名蛊痢也。”蛊毒下痢,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坠睛。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马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参见祝由、十三科各条。
拳头,屈指向内而紧握的手。
气候反常,寒气过甚。《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栗。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又“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又“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出《神农本草经》。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中毒反应,如绿豆杀巴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