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的一种称谓。最早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带下,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妇女多带下病,故名。
【介绍】:元代医生。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为宋宗室后裔,原以儒为业,后得禁方,治病有奇验。
【介绍】:宋代人。撰《六甲天元运气钤》2卷,已佚。
即上七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及前后阴,再加心窍(舌)、津窍(廉泉、玉英穴)、汗窍(毛孔)、精窍(茎)等,合十三窍。
【生卒】:公元九世纪末十世纪初【介绍】:唐末五代时文学家、本草学家。字德润。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祖籍波斯。其家经营香药为业。收采海药,加以详论。撰《海药本草》6卷,已佚。
金代太医院医官职称,系协助该院正奉上太医工作之副职。参见太医院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小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他杂质。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
三虫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姜片虫。见姜片虫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