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刘涓子鬼遗方》卷五方。麝香、滑石、雄黄、朱砂各五分。为细末,猪脂调敷。治恶疮。②《证治准绳·幼科》集一方。麝香(研)、牛黄(研)、白附子、蚕蛾(微炒)、僵蚕(微炒)各二钱五分,全蝎二十一个。为末,
病名。出《灵枢·寒热病篇》等。又名齿、齿蠹。“龋,朽也,虫啮之齿缺朽也。”(《释名》)多由口腔不洁,致齿牙腐蚀蛀空,或湿热薰蒸手、足阳明二经,龈肿腐臭,齿牙蛀蚀宣露,疼痛时作时止。《证治准绳·杂病》:
见妇人良方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哲人。和州(今安徽和县)人。父亲姚九鼎曾任职太医院。他继承医业,著有《脉法正宗》、《难经考误》、《药品征要》、《风疾必读》等书,皆佚。
即救急十滴水,见该条。
阳热炽盛、偏胜。一般指邪热盛,而人体正气亦盛。表现壮热、无汗、气粗、烦躁、口干等证候。《素问·调经论》:“阳盛则外热。”
【介绍】:见刘防条。
医经类著作。任应秋著。此书概括作者多年研究《内经》之心得。对什么叫《黄帝内经》、《内经》成书时代、《内经》所引古代文献、《内经》学术思想、理论体系等十个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议论恢宏,不乏精辟之论见。
即经气。详该条。
《医学心悟》卷三方。常山(酒炒)、草果仁(去壳)、半夏曲(姜汁炒)、香附(酒炒)、青皮(醋炒)各四两。为细末,用神曲十二两,米饮煮糊为丸,弹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至二丸,大枣五至六枚煎汤送下。治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