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
同啜。饮、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歠热稀粥。”
指妇女在经期或产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病证。症见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则胡言乱语,神志异常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如下记载:①“妇人中风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小儿丹毒之一,系丹发于头顶部者。宜急用葱白捣汁调芨柏散涂之。
【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生。履贯欠详。
【介绍】:清代医家。字香侣,浙江武林(杭州)人。曾摘录曹鞠庵《本草纲目万方类编》中的简易平稳的方剂,并补以《内经知要》、《颐生微论》、《传忠录》、《经验良方》等书的方论,编成《平易方》4卷(1804年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四。即膻中疽。见该条。
大指与中指间之指,居大指之次,故称。即手第二指,又名食指、次指、大指次指。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蒙筌》。为秫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