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皮肤纹理细小致密。《灵枢·本脏》:“赤色小理者,心小。”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眼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白苔为主,舌尖灰苔而舌根黄苔的舌象。为湿热之候,如舌根黄而苔腻,目黄,小便黄,宜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见《伤寒舌鉴》)。
审察舌、鼻、目、口唇、耳等苗窍的变化,作为识别内脏病变的参考。如心火炽盛可见舌赤糜烂;邪气壅肺,可见鼻翼煽动;肝胆湿热,可见目睛发黄;脾胃虚寒,可见口唇淡白;肾气亏损,可见耳鸣等。参见五官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偃月翳内障。详该条。
见喉科指掌条。
①泛指脾的功能活动。②指脾的精气。《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介绍】:清代医家。履贯未详。字若瑛。辑有《方便书》10卷,未见流传。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