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疿疮。详该条。
见广温疫论条。
即右半身不遂。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参左瘫右痪条。
脑鸣的别称。《四科简效方·内科通治》:“头响即脑鸣也。”详见脑鸣条。
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胃中挟热,烦躁,聚结涎沫,食入即吐,名曰热呕。或因胃热伏暑,及伤寒伏热不解,湿疸之类,皆热之所为也。”《世医得效方·热呕》:“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止。”可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丹毒发于两胁及腋下、膀上者。治宜浮萍草绞汁内服,伏龙肝研细香油调敷。
见《广西中草药》。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黑睛病赤痛、羞明等症消退后遗留之翳痕。依其厚薄及透明程度不同,又有冰瑕翳和云翳之分。内治宜细审脉症,补虚泻实,明目退翳,可选用开明丸、石决明散加减;外治点七宝散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又名蚘心痛。
见《陕西中草药》。为铃铃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