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十五络

十五络

又称十五络脉、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络,加上任脉络督脉络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有网络全身,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在辨证及治疗上亦有一定意义。《灵枢·经脉》:“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难经·二十六难》:“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者,是何等络也?然,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蹻之络也;阴络者,阴蹻之络也。故络有十五焉。”马莳按:“难经以阳蹻阴蹻之络为十五络,殊不知督脉所以统诸阳,任脉所以统诸阴,还以灵枢为的也。”今从《灵枢·经脉》所列,详十五络穴条。

猜你喜欢

  • 鸭脚菜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 参苓平胃散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人参、茯苓。为细末,加生姜,水煎服。治脾虚饮食不化,大便不实。

  • 鱼子障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属鱼子石榴证,详该条。

  • 肾茶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猫须草之别名,详该条。

  • 远近配穴法

    指以局部与远道相结合的配穴方法。如胃痛取中脘、胃俞为近取;内关、足三里为远取;两相结合,即为远近配穴法。

  • 程邦贤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君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父程公礼为当地名医。万历十二年(1584年)其父殁,他因哀痛哭泣,后项下发大瘿;自是变服为道士,专心钻研其父所遗之医业,后精于儿科。

  • 白睛溢血

    眼科病证。见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色似胭脂证。详该条。

  • 伤寒论

    书名。10卷。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三世纪初。本书是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16卷中有关伤寒病证为主的部分。原书曾经魏晋时王叔和整理,1065年复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而成。现存较早的有明·赵开美影宋刻本

  • 丹溪心法治要

    综合性医书。8卷。元·朱震亨述,明·高叔宗校正。此书原为朱氏门人整理而成,明嘉靖间高氏予以校正重刻。全书论述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口腔等多科病证。介绍治法比较具体,选方颇精,并

  • 外科宝鉴

    见外科精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