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香暖脐膏
即暖脐膏第二方,见暖脐膏条。
即暖脐膏第二方,见暖脐膏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多由肝胃毒火上冲所致。症见耳根肿痛、色红,或寒热间作。治宜解毒消肿。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
见辨舌指南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灸具名。利用电热代替燃艾作为热源进行灸治的器具。接通电源,调节到适宜温度后,即可施灸。
出《灵枢·九针论》。镵针的前身,古时缝纫之针。《针灸甲乙经》称布针。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杜鹃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希邕。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精习经方,治病时擅长针药并用。撰有《药录》2卷,已佚。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指瘤体日久破溃化脓者。
证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指冷得发抖。多因寒甚或热郁所致。参见寒慄、振寒、战慄条。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