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真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详真气条。
即手第四指。又名小指次指。
指面部肌肉消瘦如脱。多由正气大虚,气血耗竭所致。《素问·玉版论要篇》:“色夭面脱,不治。”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即败疵。见该条。
【介绍】:见李中梓条。
【介绍】:见常德条。
黑苔结瓣,拨开瓣苔,舌底也呈黑色。此为脏腑热极恶候。每兼有高热、烦渴、张口吹气,或腹绞痛,或口噤不言,或卒倒不省人事,或周身发臭难闻等危重症状。急用大剂清热泻火解毒药(见《伤寒舌鉴》)。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搜山虎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土儿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柔风者四肢不收,或缓或急,不得俯仰也。由阴阳俱虚,风邪乘之,风入于阳则表缓,四肢不收也,入于阴则里急,不得俯仰也。产则血气皆损,故阴阳俱虚,未得平复,而风邪乘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