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指上腹部剧烈疼痛,按之坚硬如石的病症。多见于外科急腹症及一部分内科急症。
针刺手法名。《金针赋》:“抽添之诀,瘫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寻,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阴。”指针刺入穴后,先行九阳之数,得气后,将针或进或退,使气到病所。
病证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治证同。见清暑益气汤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秉衡。浙江钱塘人。盐官家族出身,为王孟英的曾祖,长于医术。著有《重庆堂随笔》(1808年),采集不少名言,并记述自己的医术心得体会,对伤寒的证治、本草药性、脉诊等皆有一定的见解;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露兜竻花之别名,详该条。
舌中见白苔,边见微黄苔的舌象。为湿热蕴结大肠之候,可兼见腹痛、泄泻或下痢,治宜清热燥湿(见《伤寒舌鉴》)。
古解剖部位名称。指骨节间相接之处,即关节。又称骨髎。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下。疥疮之继发感染化脓者。证治参见疥疮及脓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