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方书。周兆奎等主编。全书载傣医古验方200首。涉及预防、保健、内、外、妇、产、儿、骨伤、五官、皮肤、传染等各科用药内容。为整理和研究民族医药提供了丰富资料。1990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丹发初从臂起,色正赤转变为黑色,而见骨者。治宜以蒜捣烂厚敷患处。余治法见丹毒及附骨疽条。
病证名。见《医门法律·黄瘅门》。即阴疸。详该条。
见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粪箕笃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病名。指接触沥青而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因体质特异,沥青热毒入侵,蕴郁肌肤所致。以颜面、颈、手指及前臂等暴露部位多见。初起为光泽红斑,干燥灼痛或瘙痒;继则肿胀,皮肤
出明·赵宜真《秘传外科方》。即竹筒吸法。见该条。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三。“肫疽,肿高而硬。俗言此疽坚无脓,殊不知其因成脓在内,一时不能出皮肤,须用内托发出,方可用针刺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