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法。《育婴秘诀》:“儿才生下即气绝,不啼哭,俗名闷脐生,即生也。必是难产,或冒寒所致。必以棉絮包裹,抱怀中,不可断脐带……以热水于脐带抹之,使暖气由脐入腹,须臾气回,啼哭如常。方
耳骨之一。即鎚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鎚,故名。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名称。宋代始分医学为九科,即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清初沿袭明末制度分医学为十一科,不久即改为九科,即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茅莓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826~1882【介绍】:清僧医。字豁然,四川合州(今合川)人。读遍双观寺等所藏医籍,并得长老传授医术、拳法,施治谨慎,投剂多效,尤长外科、创伤。中年后出游,以“大著医,竹禅画”名噪江南。
《神农本草经》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详三品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古羊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糯米藤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即天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