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杖仙
【介绍】:
见吴尚先条。
【介绍】:
见吴尚先条。
《普济方》卷三百二十二方。杏仁(汤浸,去皮尖,炒)、人参、当归、赤芍药、炙甘草、柴胡、桔梗各一两,地骨皮、黄连、胡黄连各一分,肉桂(去粗皮)、木香各半两,麝香半分,鳖甲(醋炙黄)二两。为细末,有青蒿一
《疫喉浅论》卷下方。杏仁、桑叶、牡丹皮、连翘、甘草、天花粉、浙贝母、石膏、牛蒡子。水煎,兑橄榄汁半酒盅服。治疫蒸气分,咽喉红肿,上有细碎白点,身热有汗,口渴唇燥,心烦脉数;或秋燥熏蒸,致咽喉燥痛者。
【介绍】:见洪炜条。
①偏胜。《素问·调经论》:“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②偏聚、聚合。《医方集解》:“邪并于阳,则阳实而阴虚。”③加重。《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不胜其阳……并乃狂。”即阴气不能胜阳,阳气加
十天干之简称。见该条。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虫扰所致的心痛。《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六:“论曰,诸虫在人身中,若府藏平调,则自安其所,若藏气虚弱,或因食肥甘过度,致动肠胃间诸虫,其虫往来上攻于心络,则令人心痛。痛
出《新修本草》。即椿叶,详该条。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乌风障症、乌风。为五风变内障之一。本病罕见,风痰之人,阴虚火旺所致。类绿风内障,头时痛而不眩晕,眼前常见乌花,瞳神“色昏浊晕滞气,如暮雨中之浓烟重雾”(《张氏医通》卷八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①《银海精微》:“拘急牵飕,瞳青胞白,痒而清泪,不赤不痛,是谓之风眼。”②《诸病源候论》:“由冒触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目,而眦睑皆赤烂,见风弥甚,世亦云风眼。”
指未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日昳慧。”参见十二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