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足十趾之尖端。主治脚气,足趾麻痹,足背红肿;并用于急救。直刺0.1~0.2寸。艾炷灸3壮。
见电针机条。
《素问》篇名。内容主要是解释三阴三阳经脉之气,以及经脉在偏盛偏衰时所发病变的机理,故名。
见《齐民要术》。为罗勒之别名,详该条。
郁证之一。《类证治裁》卷三:“肺脾郁,营损肌瘦。养营汤去桂心,减熟地黄。”参见五脏郁证条。
治法术语。指通过攻邪的方法达到补虚的目的。《景岳全书·传忠录》:“或宜以攻为补,或宜以补为攻,而得其补泻于微甚可否之间,斯尽善矣。”病本属虚,但病之虚系因邪气侵凌正气,正气受损而致,且此时病情虽虚但尚
五脏六腑的统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列别藏府。”
【介绍】:见王学权条。
①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②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石龙芮之别名,详该条。③见《广东中草药》。为自扣草之别名,详该条。④见《安徽中草药》。为藁本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足及小腿浮肿。《素问·脉要精微论》:“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胻肿,若水状也。胻,与胫同。参见胫肿、脚肿、水肿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