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咯血

咯血

证名。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赤水玄珠》卷九:“咯血者,喉中常有血腥,一咯血即出,或鲜或紫者是也,又如细屑者亦是也。”《张氏医通·诸血门》:“咯血者,不嗽而喉中咯出小块,或血点是也。其证最重,而势甚微,常咯两三口即止。盖缘房劳伤肾,阴火载血而上。亦有兼痰而出者,肾虚水泛为痰也。”治宜滋阴降火,选用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牛膝,或合茜根散加减。偏肺热者,可用青饼子。若心经火旺,痰中带血丝,治宜清心为主,佐以清肺化痰,可用导赤饮加黄连丹皮血余蒲黄天冬、寸冬、贝母茯苓,或用太平丸等方(见《血证论》)。

猜你喜欢

  • 普济

    【介绍】:唐代医家、僧人。亦名释普济。编集《广陵正师口齿论》1卷、《口齿玉池论》1卷。均佚。

  • 痰火点雪

    见红炉点雪条。

  • 食哮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饮食厚味,痰壅气阻所致的哮吼。《医旨绪余·哮》:“有饮食厚味伤脾,不能运化而发者。脾伤则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壅塞经隧,肺气为之不利。”症见胸满腹痛,盗汗潮热

  • 天虚

    运气学说术语。天数不及而虚。《素问遗篇·本病论》:“人之五脏,一脏不足,又会天虚,感邪之至也。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太阴作接间至,即谓天虚也。”

  • 行医八事图

    书名。1卷。清·丁雄飞撰,刊于1695年。丁氏总结诊治疾病,不外乎地、时、望、闻、问、切、论、订(即审风土、按时令、望形色、闻声音、问情状、切脉理、论治法、订药物)八事,遂作图式,辑入《檀几丛书·二集

  • 滑可去着

    用滑利通淋的药物,治疗湿热凝结的淋证。《汤液本草》卷上:“滑可以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又如石淋,尿中夹砂石,排尿困难,或尿时疼痛,或腰痛难忍,尿色黄赤而浑浊或带血,苔黄白腻,脉数,用葵子散(

  • 月不通

    见《证治要诀》。即经闭,详该条。

  • 蛋黄花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鸡蛋花之别名,详该条。

  • 葛藤蔓

    见《卫生易简方》。即葛蔓,详该条。

  • 乳头

    位于乳房中央突起的尖端部分。属肝,有病多按肝经病变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