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通天,见该条。
《幼科释迷》卷五方。蜈蚣一条,胆南星二钱,全蝎、防风、白附子、远志、芦荟、延胡索、朱砂各一钱,麝香一字,金箔、银箔各三片。为细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薄荷煎汤送下。治急惊为痫。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赤炎疮。详该条。
见《补缺肘后方》。为牡蛎之处方名,详该条。
①见《四川中药志》。为水八角之别名。②见《四川中药志》。为草血竭之别名。③见《分类草药性》。为红白二丸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出《药性论》。即防己,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桑叶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山慈姑。
养生类著作。清·曹庭栋著,全书共五卷。初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后因遭兵燹板毁,同治九年(1870)重刻。又名《养生随笔》。本书前二卷详晨昏动乱之宜,次二卷列居处备用之要,末附粥谱一卷,偕为调养治疾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