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涩
同收涩。详该条。
同收涩。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即痘疮。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橹罟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热极生风。详该条。
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子啼。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小金樱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日本丹波元胤纂。纂年不详。本书以四君子汤、四物汤、小半夏汤、白虎汤、理中汤、逍遥散等28首常用古方为纲,详述每方经加减后衍变之新方,及诸方功能、主治。如由四君子汤衍为茯苓饮、惺惺散、六物散、七珍
病证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等篇。指目眦生疮。参见眦赤烂条。
书名。见《郡斋读书后志》。又名《存真环中图》。1卷。宋·杨介编。“存真”指脏腑的图象,“环中”指经络在体内的环行。这是十二世纪初,北宋封建统治者利用被处决的尸体,遣医并画工绘图,又经杨介考订校正成书。
见《本草正义》。为桑叶之处方名,详该条。
五脏病邪之一。《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难经·十难》:“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