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无外感症,忽然心悸如怔冲状,醒则烦闷,睡则多惊,或卧中言语恍惚,加之臌胀腹满,连脐急痛,坐卧不宁,气逆迫胎,皆血虚内热乘心故也。宜大圣茯苓散安心神,保胎定痛。”(茯苓
出《经效产宝》。为香蒲之别名,详该条。
即留罐法,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红花汤,见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秦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形似杨梅,只痒不痛,乾燥无脓,此梅毒将发之候也。”宜先服如圣散,再服托里解毒汤。
骨名。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位于足后。
病证名。又名阴结。指阴寒凝结,腑气不通。《圣济总录·大小便门》:“下焦虚冷,窘迫后重,是谓冷秘。”《证治要诀·大便秘》:“冷秘由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胃道秘塞,其人肠内气攻,喜热恶寒,宜藿
见《福建中草药》。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即燕窝,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