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
肩胛。《灵枢·经脉》:“其支者,从髎内左右,别下贯胛。”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①为疳生于咽喉。多由外受风热,热灼肺阴,咽喉失养而发;胃经蕴热,或过食膏粱厚味,火热上攻咽喉所致;《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受风热,或食炙博受毒而起。老者难愈、少者易痊。”杨梅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开条。
书名。又名《治疗大全》。2卷。清·过铸撰。刊于1896年。卷上为治疔总论,辨证及50余种疔症;卷下列治疗的方剂和药物。
病证名。指经行时口唇上下粘膜起疱疹,经后自消的病症。多由脾胃郁热上冲所致。症见疱疹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或感灼热疼痛、瘙痒、口干便结。治宜泻脾养阴。方用泻黄散加减。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经验名方》一书。
【介绍】:见余霖条。
又称内针、下针。指将针刺入穴位,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