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地纪

猜你喜欢

  • 靛青根

    见《本草便读》。为板蓝根之别名,详该条。

  • 七星丹

    见《疡医大全》卷七。即提毒丹,见该条。

  • 外感咳嗽

    病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指感受外邪而致的咳嗽。《医宗必读·咳嗽》:“总其纲领,不过内伤外感而已。风寒暑湿伤其外,则先中于皮毛,皮毛为肺之合,肺邪不解,他经亦病,此自肺而后传于诸脏也。”《医门法

  • 水激丹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为小儿丹毒之一。系足少阳胆经风火所致。证见两胁虚肿红热。治宜内服加味小柴胡汤,外用青黛末调香油或鸡子清涂患处。

  • 焰消

    见《土宿本草》。为消石之别名,详该条。

  • 黄花草

    见《江西草药》。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胎寒不安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孕妇阳气素虚,阳虚内寒影响胎元,症见吞酸吐酸,或呕恶、胀满、泄泻,以致胎寒不安。宜温阳散寒,佐以安胎,用理阴煎(熟地、当归、炙草、干姜)为主。若脾肾两虚,或呕,或胀加

  • 玄水

    古病名。亦称悬水。指先从头面渐及下肢的水肿。《华氏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玄水者,其根起于胆,其状先从头面起,肿而至足者,是也。”可兼见头眩痛,身虚热,大小便涩少等。治用中军候黑丸,葶苈散等方。

  • 内经

    ①医书名。《黄帝内经》的简称。《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二书。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条。②指行于脏腑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

  • 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针灸著作。又名《洁古云岐针法》,1卷。金元·张璧撰(按:张璧即云岐子,其父为张洁古)。本书主要论述针法补泻和部分针刺治疗经验,文字简略。内有:论迎随补泻、经络取原(穴)法、王海藏拔原例、经络腧穴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