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即滑胎。详该条。
即舌衄。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叶之别名,详该条。
败坏之血。参恶血条。
见《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衍义》。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二。疔疮的兼证。疔疮发生走黄,沿经络寻找,可见一根芒刺直竖,即是疔苗,在此针刺出恶血,再艾灸,可宣余毒。
《幼科铁镜》卷二方。羌活、前胡、半夏、陈皮、柴胡、赤芍药、茯苓、川芎、枳壳、厚朴、桔梗、苍术、升麻、葛根、藿香、独活、甘草。水煎服。治时毒烧热,或肿颈,或肿腮,或身有肿毒;或头疮愈后,毒气归内,而致气
证名。指少腹胀满。出《素问·标本病传论》。详腹胀、小腹满条。
外治法专著。1卷。清·陈炳泰撰。刊于1892年。作者鉴于不少病症的致病原因多由于饮食滞气陷于大肠而致中焦食阻、肠胃不通,遂仿张仲景蜜煎导法之义,创制“水针”,即用小竹管及猪小肠数尺相连,中盛以水,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