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痰饮留滞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痰饮腹胀之症,胸腹满闷,怔忡喘急短息倚肩,呕恶痰涎。或腹中漉漉有声。”多因脾胃传化失职,痰饮不化所致。治宜祛痰化饮为主。胸闷怔忡,宜小半夏汤、二陈汤;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毛窍出血。详见该条。
【介绍】:见姚起凤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巴豆树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学入门》卷六。又名穿胁痈、胁疮。指生于胁部的痈。由肝胆经郁火而成,多发于体虚之人。此证易发于软胁部,初起如梅、如李,逐渐长大,色红焮痛,易脓易溃,脓多稠。治宜解郁泻火,服柴胡清肝汤;或用地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即松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