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胆虚、胆虚气怯。病后气虚,内脏功能失调所致。证见虚烦不眠,易惊恐心悸,口苦多疑虑,常叹息。《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呕宿汁,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治疗常
指原因、病因。《素问·至真要大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针灸仪器名。指在电针疗法、针刺麻醉中使用的一种电能输出器。种类很多,目前临床使用的多为晶体管电针机,性能比较稳定。操作时,在进针得气后,将电针机的两极分别连接在已刺入穴位的两根针柄上,选择需要波形,开
见《本草便读》。为板蓝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医家。字亮工。金陵(今江苏南凉)人。博学多才,隐于医,于临证各科均有研究。就聘于滁守石公署中十余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余杭医生朱子升曾到公署种痘,效果良好,然朱氏秘术不传。数年后
书名。又名《家传幼科发挥秘方》、《幼科发挥大全》。2卷。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按照五脏主病的系统分别论述了多种儿科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有不少个人独到的见解,并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治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脏腑久积风热,内熏肝经,冲发于目,始则肿赤隐痛多泪,日久津液涩少,睑眦皮急,致睫拳倒刺,隐摩瞳人。”即倒睫拳毛。详该条。
①辨证的三类实证。《难经·四十八难》:“人有三虚三实。”三实指:紧牢为脉实;发病急剧,病由外入,卒然不能说话为病实;病变局部坚牢拘急、疼痛拒按而不痒为症实。②五运六气所指的年、月、时俱盛的气运。《灵枢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尚药奉御孙用和,有二子,一为奇,一为兆,父子皆以医闻名。奇、兆皆登进士第。官至殿中丞。两人对《素问》等古典医籍更多所研究。兆有《伤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