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正宗》卷三方。生地黄一两,木香五钱。生地黄捣膏,木香为末,二药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处,以热熨斗熨之。治乳中结核,及一切气滞结肿成核疼痛。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骨名。即趾骨。左右共28块,较之指骨粗短。
伤食之一。一名酒伤。指饮酒过度致伤者。见《证治要诀·伤酒》。《诸病源候论》卷二:“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溢腑脏,而生诸病也。”症见头晕头痛,胸膈痞塞,恶心呕吐,躁动或昏睡等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通常是指膈上部位;否,与痞同义,有闷满堵滞的意思。《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诸否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否塞而不宣通,故谓之否。”心下否痛,指膈上有痞塞胀满疼痛的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虎掌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赤水玄珠》卷三。指眼珠痛,参见目痛条。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鬼灯笼,详该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风廓。详该条。
出《尔雅》。为壁虎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