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圈疮。其形大小不一,二三相套,色红作痒。
病证名。见《疡医准绳》卷六。是患肢呈现屈曲、内收、内旋畸型症状的概况。原载于《永类钤方》。即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胎热、胎寒、胎黄、胎肥的总称。详各条。
即四气街。《灵枢·动输》:“四街者,气之径路也。”见气街条。
又名臂膊。①指上肢(上膊)和前臂部(下膊)。②指上臂外侧。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栀子。详该条。
吐法之一。使用消毒的工具(如鹅毛、鸭毛),刺激咽喉引起呕吐的方法。用于痰涎阻塞咽喉急症或误食毒物或食滞在胃者。
书名。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旧题秦越人撰。约成书于秦汉之际。以问答形式论述了以基础理论为主(也分析了一些病证)的81个问题。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
同肺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