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夹喉痈

猜你喜欢

  • 山松须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松叶之别名,详该条。

  • 漏睛疮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多由心经蕴热日久或风热外侵,内外合邪所致。症见大眥睛明穴附近隆起疮核,红肿疼痛,能波及胞睑及颜面部,甚至溃脓穿孔,并可身发寒热。穿孔久不愈者可为瘘。相当于今之急性泪

  • 诊尺肤

    切诊内容之一。肘关节内侧(尺泽穴)至寸口的皮肤,称尺肤。诊察这部分皮肤的缓急、滑涩、寒热等情况,结合全身症状、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灵枢·论疾诊尺》:“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

  • 排风藤

    见《分类草药性》。为白毛藤之别名,详该条。

  • 丹疽

    病名。出《枕藏外科钞》。即涌泉疽,见该条。

  • 火邪

    ①六淫之一。与温、热、暑等病邪同一属性而较甚者。②太阳伤寒误用火熏所致之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便血),名为火邪。”

  • 少阳腑病

    指少阳病热郁胆腑的证候。如口苦,咽干,目眩,胸闷呕吐。少阳腑病与少阳经病常同见,故均属小柴胡汤主治范围。

  • 目髎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丝竹空,见该条。

  • 按诊

    即触诊。详该条。

  • 刘芙蓉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